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成长心理 > 亚伦·贝克认知行为疗法的基本原理和起源 正文

亚伦·贝克认知行为疗法的基本原理和起源

2024-12-22 00:37:58 来源:重庆将勒栖 作者:婚恋情感 点击:797次

贝克(A.T.Beck)生于1921年,亚伦1946年在耶鲁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贝克本原1953年获美国神经和精神病学会颁发的认知精神病学证书。此后,疗法理和贝克从事精神分析理论的起源学习与研究。并于l958年在美国精神分析学院毕业。亚伦目前任宾西法尼亚大学医学院教授和认知治疗中心主任,贝克本原《认知治疗与研究》主编。认知其主要著作有《抑郁症:原因与治疗》、疗法理和《认知治疗与情绪困扰》等。起源

贝克是亚伦认知行为疗法的重要代表人之一,在他的贝克本原理论中有几个重要概念:共同感受(common sense),自动化思维(automatic thought)及规则(rules)。认知

所谓共同感受就是疗法理和指人们用以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工具。它常以问题解决的起源形式出现,包括从外界获取信息,结合已有的经验,提出问题和假设,进行推理,得出结论并加以验证等一系列过程。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知觉和思维的过程。如果人们不能正确使用这一工具,对外界信息不能做出适当的解释与评价,就会使上述过程产生局限,造成认知歪曲,从而导致错误观念并最终引起不适应的行为。

但是,人们使用共同感受这一工具时,常常因不加注意而忽略了上述认知过程。因此,许多判断、推理和思维显得是模糊、跳跃的,很像一些自动化的反应,这就是贝克理论中“自动化思维”的含义。这样,思维过程中一些错误观念也因个体不加注意而忽略了,并形成了固定的思维习惯而被保存下来,使个体自身对这些错误的认知观念不能加以反省和批判。这就需要咨询师运用细致的分析技术,帮助求助者分辨并改正这种错误的、习惯化的认知过程。

贝克还认为个体在认识现实世界的过程中遵循一定的规则。它们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所习得的社会认可的行为准则。个体依据它们评价过去,预期未来,并用它们来指导现在的行为。但是贝克进一步指出,如果个体不顾客观条件,过分按规则行事,也会使其行为不能与现实环境相协调,从而导致情绪困扰和不适应的行为。

综上所述,贝克认为如果个体不能正确使用共同感受这一工具来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或是对自己的自动化思维中某些错误观念不能加以内省,或是过分按规则行事,无论哪种情况,都会造成认知歪曲,产生不良的情绪和不适应的行为问题。

贝克指出求助者的“自动想法”是一些个人化的观念,它们由一个特定刺激引发并可导致情绪反应。贝克坚信有情绪困难的人倾向于犯一种特有的“逻辑错误”,即将客观现实向自我贬低的方向歪曲。认知疗法认为心理问题是缘自于一般过程的,如错误思维、在信息不足或错误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的不正确推理,以及不能区分现实和想象。贝克指出了下列被称作认知歪曲的导致错误假设与误解的系统推理错误(Beck et al,1979;Beck&Weishaar,2000;Dathilio&Freeman,1992):

•主观推断没有支持性的或相关的根据就做出结论,包括“灾难化”或在大部分情境中都想到最糟糕的情况和结果。
•选择性概括仅根据对一个事件某一方面细节的了解就形成结论。在这一过程中其他信息被忽略,并且整体背景的重要性也被忽视。这其中所包含的假设是那些与失败和剥夺有关的事件才是重要的。
•过度概括 由一个偶然事件而得出一种极端信念并将之不适当地应用于不相似的事件或情境中。
•夸大和缩小用一种比实际上大或小的意义来感知一个事件或情境。
•个性化个体在没有根据的情况下将一些外部事件与自己联系起来的倾向。
•贴标签和错贴标签 根据缺点和以前犯的错误来描述一个人和定义一个人的本质。
•极端思维用全或无、非白即黑的方式来思考和解释,或者按不影就是两个极端来对经验进行分类。

贝克(1976)认为,改变功能失调的情绪和行为的最直接方式就是修改不正确的及功能失调的思维。认知咨询师教给求助者如何通过一种评价过程来确认这些歪曲的和功能失调的认知。通过与咨询师合作共同努力,求助者学会把他们的想法和现实中发生的事件区分开来。他们了解到了认知对他们的情感和行为的影响,甚至对环境事件的影响。咨询师教给求助者识别、观察和监督自己的想法与假设,尤其是那些消极的自动想法。

贝克(1985)进一步提出了五种具体的认知治疗技术:

(1)识别自动性思维——由于这些思维已构成求助者思维习惯的一部分,多数求助者不能意识到在不良情绪反应以前会存在着这些思想。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咨询师首先要帮助求助者学会发掘和识别这些自动化的思维过程。更为具体的技术包括提问、指导求助者自我演示或模仿等。

(2)识别认知性错误——所谓认知性错误即指求助者在概念和抽象性上常犯的错误。典型的认知性错误有前面提到的几种,如任意的推断,过分概括化,“全或无”的思维等等。这些错误相对于自动化思维更难于识别。因此,咨询师应听取并记录求助者诉说的自动性思想,以及不同的情境和问题,然后要求求助者归纳出一般规律,找出其共性。

(3)真实性验证——将求助者的自动性思维和错误观念视为一种假设,然后鼓励求助者在严格设计的行为模式或情境中对这一假设进行验证。通过这种方法,让求助者认识到他原有的观念是不符合实际的,并能自觉加以改变。这是认知治疗的核心。

(4)去中心化——很多求助者总感到自己是别人注意的中心,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受到他人的品评。为此,他常常感到自己是无力、脆弱的。如果某个求助者认为自己的行为举止稍有改变,就会引起周围每个人的注意和非难,那么咨询师可以让他不像以前那样去与人交往,即在行为举止上稍有变化,然后要求他记录别人不良反应的次数,结果他发现很少有人注意他言行的变化。

(5)忧郁或焦虑水平的监控——多数抑郁和焦虑求助者往往认为他们的抑郁或焦虑情绪会一直不变地持续下去,而实际上,这些情绪常常有一个开始、高峰和消退的过程。如果求助者能够对这一过程有所认识,那么他们就能比较容易地控制自身的情绪。所以,鼓励求助者对自己的忧郁或焦虑情绪加以自我监控,就可以使他们认识到这些情绪的波动特点,从而增强治疗信心。这也是认知治疗常用的方法。

此外,在实际治疗过程中,贝克还特别重视求助者的潜能。他强调,咨询师应注意引导求助者去充分调动和发挥自身内部潜在能力,对自已的认知过程进行反省,发现自己的问题并主动加以改变。因为贝克相信,求助者情绪和行为上的不适应是由于在某些特殊问题上错误地使用了共同感受这一工具,使其特定的认知方式与常人不协调,而不是其整个的认知系统都遭到破坏,在这些特定的问题之外,他们仍可能有正常的认知功能。因此,如何帮助求助者利用这些功能解决自己的问题,是咨询师的首要任务。贝克的这种观点对认知治疗也具有重要意义,这已经成为治疗的重要原则之一。

当求助者理解了那些不现实的消极想法是如何影响自己的之后,咨询师就开始训练他们用现实来检验这些自动想法,方法是检查和权衡支持与反对它们的证据。这一过程包括通过积极地与咨询师进行苏格拉底式的对话,以从经验上检验他们的信念,做家庭作业,收集与他们的假设有关的数据,坚持对活动进行记录,以及形成可供选择的不同解释(Dattili0,2000a;Freeman&Dattili0,1994)。求助者会形成对于他们行为的假设并最终学会采用具体的问题解决和应对技能。通过这样一个引导发现的过程,求助者理解了思维和他们的行动与感觉方式之间的联系。

认知疗法以当前为关注点,所以一般都是简短的。治疗目标包括缓解症状,帮助求助者解决他们最紧迫的问题,以及教给求助者防止复发的方法。近来,CT疗法中的无意识、情感以及存在成分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Dattili0,2002a;Safran,1998)。

  认知行为疗法的起源

贝克的CBT理论源自(以精神分析疗法)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治疗实践,在此过程,他发现了病人的不合理信念在抑郁症中的核心作用。

贝克从各种疾病的临床数据中识别了病人的特殊的认知因素,并且制定和测试了相应治疗措施,让这些临床观察变得系统化,以制定相应的治疗指南。

贝克认为,制定连贯的概念框架要先于制定治疗策略,于是他发展了基于CBT的新病理学模型和治疗体系,其指导方针包括:

1)构建一个与心理治疗方法相结合的、全面的精神病理学理论;

2)进行实证研究,对该理论进行验证;

3)进行实证研究,检验治疗的有效性;

4)这套理论和治疗原则可以系统地应用于一系列疾病,从最初的抑郁症,到自杀、焦虑症、恐惧症、惊恐障碍、人格障碍、和药物滥用,并且能够阐明精神分裂症的心理结构。

  认知模式的演变

贝克的CBT理论结构部分受到了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心理学认知革命的影响,尤其是乔治·凯利(George Kelly)博士和阿尔伯特·埃利斯(Albert Ellis)博士的著作。基于认知的精神病理学认为人们的认知方法建立在信息处理模型基础之上。

也就是说,精神病理学的认知模型认为,由于个体对外部事件(external events)或内部刺激(internal stimuli )的处理存有偏见,因此扭曲了个体对其经验的建构,导致各种认知错误——例如,绝对化的要求(demandingness)、过分概括化(overgeneralization)、选择性概括(selective abstraction)——这些扭曲解释的背后是功能失调的信念,最终,这些信念被整合到相对持久的认知结构或图式中。当这些图式被外部事件、药物或内分泌因素激活时,它们往往会让人们的信息处理过程出现偏差,并产生特定疾病的典型认知内容。

贝克的这套认知模型最初用来解释抑郁症的心理过程。他基于系统的临床观察,认为抑郁症的症状可以下的认知术语进行解释:人们对事件的偏见解释,可以归因于他们对自我、个人世界和未来的负性认知三联征(negative cognitive triad)的激活。当负性认知三联征被激被活后,抑郁症易感人群的各种功能失调的信念会让他们容易受到这种脆弱性的特定生活事件的影响。

例如,易患抑郁症的人有这样的信念:“如果我不能在重要的事情上取得成功,我就是一个失败者。”

个人对重大失败或一系列失败的感知会激活负性认知三联征:对自我、个人世界和未来的消极表征。贝克认为,认知三联征的基础是一群功能失调的信念和假设。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策略的演变

贝克从其精神分析取向的临床经验中开发了CBT的治疗策略和概念。这些策略和概念包括,探索个体经验的意义(有意识的,而不是无意识的),识别其口头报告和行为中一致的主题,以及当前经验和过去经验的连接点(尤其是人格障碍)。

和精神分析理论一样,贝克认为,移情和病人幼年时期的早期经历在理解人格障碍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精神分析的重点在于揭示过去隐藏的创伤,而CBT关注的重点在于当前问题,同时对那些可获得的(非无意识)的心理体验进行分析。

这种区分为CBT建立了坚实的基础,让治疗师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干预病人的症状,让操作过程更加具体,能够为每个疗程设定目标,向患者分配家庭作业。

认知理论关注的重点是内在的心理过程,而不是公开展现的表面行为模式,这一点,和精神分析理论类似,但治疗过程更像是行为疗法。

CBT治疗师需要通过足够的训练才能达到相应的水平,在治疗过程中,也需要考虑患者的需要和病理结构水平。

一般而言,那些较温和、阻抗程度较低的心理问题(如简单的抑郁、焦虑或恐慌发作)可分配给初级认知行为治疗师治疗。

更复杂的轴I疾病或不伴随轴II的患者,需要经验丰富的CBT治疗师联合治疗。

而对于最具挑战性的疾病,包括严重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和边缘人格障碍,由擅长该疾病的资深治疗师进行治疗。

作者:人际关系
------分隔线----------------------------
头条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排行榜